欢迎来到 旅游动态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极致之旅 >正文

内蒙古以措施促行动“讲好文物故事”

时间:2025-11-04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精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前置审查工作的通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出台《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协作机制的通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有效促进了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和旅游的有效对接、文物考古成果的有效转化,全区各级文物工作者和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讲好内蒙古文物故事”。

  创新“基建考古保驾项目”服务模式

  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按照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前置审查工作相关规定,转变工作思路,主动担当作为,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为重大项目提供从选址、规划到施工的全流程考古前置服务。通过提前介入、联审批等措施,最大限度压缩用地审批时限,建设单位组件审查平均用时从55天压缩至31天,在建设单位组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条件下,文物行政审查平均用时从20.5天缩短到7天,鄂尔多斯南部铁路有限公司新上铁路恩格阿娄、布日奇会让站及配套扩能改造工程项目,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仅用5个工作日便完成考古调查并出具正式意见,针对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考古难点,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优化勘探范围划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和工期延误;建立项目对接专员制度,全程提供技术咨询与应急处理,努力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显著节省了企业“经济账”。截至8月15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开展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项目569项,同比增长79%。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60项,涉及建设资金总投资约2157亿元,真正做到了“促发展”有力度、“解难题”有温度。

  根据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做好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通知》要求,实行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审,规定了分级审查的权限,明确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工作时限,有效提高了企业组建和行政审查效率。据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和考古处处长侯俊介绍,今年盟市级文物部门已办理765件,旗县级文物部门已办理5664件。

  开通文物旅游线路,让文物活起来

  内蒙古118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文物古迹举目皆是,这一丰厚的文物资源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

  8月26日,在中俄蒙“万里茶道”内蒙古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内蒙古境内7条“万里茶道”主要线路,这七条线路上遍布驿站、寺庙、宅院、商铺、会馆、古道等遗址197处。

  据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介绍,这7条主要线路为张库大道西线、张库大道中线、张库大道东线,阿尔泰军台驿路,公主路,绥新驼道中路,归化城—定远营—库伦线。

  “万里茶道”不仅是商业贸易通道,更是内地和北疆、东方和西方之间文化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逐渐成为文物旅游新地标。

  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文物保护规划》;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文物保护规划》;201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021年,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16-2030)》实施近10年,硕果累累,遗址正在从单纯的“实体守护”向“实体守护”+“数字永生”逐步升级。目前,公园初步形成7.6公里“主题游览线路”,串联四城格局展示区、墓葬公园等10个节点,计划每年开展研学活动超过400场……呼和浩特市旅游协会会长苏鹏飞说,“来这里旅游划算,不仅能看到从春秋战国到辽金元的‘城摞城’奇观,还能读到‘半部中国史’。”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分为西城、南城、北城、中城4个部分:西城为春秋遗存;南城地层堆积内含春秋、战国、两汉以及北魏时期的文化遗存;北城以隋唐时期文化遗存为主;中城地层堆积较为复杂,含有战国至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城墙遗存保存较好,城垣残高0.5米至10米不等,东、北、西三面居中设有城门,外置瓮城。

  1959年至2017年,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对土城子古城进行了6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一件件出土于土城子遗址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在此相见,诉说着由春秋、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元2000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志与土城子遗址结下了近30年的不解之缘,他把土城子遗址的考古价值和文化内涵归纳为3个之“最”:

  ——土城子遗址是黄河北岸城市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

  ——土城子遗址是建置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

  ——土城子遗址是中国北疆地区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遗址之一。

  做好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前置审查工作和创新开展文物旅游任重而道远,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审时度势,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一是根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认定情况,对重要大遗址开展必要的考古调查工作,进一步厘清遗址的范围和布局,为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选址提供依据;二是加强与规划、住建、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充分发挥多部门审批信息互通联动机制的作用;三是向社会公布基本建设工程审批过程中文物部门的审核程序和考古工作审报的时间、资料要求,明确内部审查流程,积极推进网上申报和在线审查,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办理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的审核和许可。

  以政策明确方向,以措施促进行动,让全区文物系统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焕发力量,共同讲好内蒙古文物故事。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gzdt/202510/t20251023_2806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