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旅游动态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调查 >正文

一河一湖做文章 多线构建出精品——海南段环线调研工作综述

时间:2023-03-21 文章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踩线工作基本情况
海南州作为青藏高原的东门户,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是黄河青海流域干流段的核心区域之一,沿黄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海南州地理上处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区域,文化上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区域,从空间范围的广度、资源利用的深度和文化积淀的厚度三方面都具备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
近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下,由省旅行社协会组成的踩线工作组,会同海南州各级文旅主管单位、文旅市场基层运营主体和一线服务企业,对海南州构建北部环线的重点区域展开了深入调研,梳理掌握了区域道路交通、资源分布、景区开发、基础与服务设施布局等基本情况,踩线工作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线路构建环境 目前,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海南州提出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目标任务,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海南州是青海省北部环线、西部环线以及南部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绵延、森林茂密,拥有日月山、倒淌河、石藏丹霞、宗日遗址、赛宗寺、伏俟城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海南州共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6家,2A级景区1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3家,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1项,是全省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特色最突出,分布最广泛的州域之一。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神秘庄严的佛教艺术,名贵罕见的动植物,高原独特的凉爽气候,赋予了海南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干流贯穿全境,两岸分布了七十多家文保单位和二十多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青海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体验地,加上青海湖、日月山、石藏丹霞等生态资源的赋能,为海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突出的资源优势。 海南州是通往西藏和三江源地区的必经之地,区位条件优越。同时,海南州位于青海省“一环两廊六区多点”生态旅游发展布局的青海湖生态旅游区和唐蕃古道生态旅游廊道中。以京藏高速G6线、国道青藏公路109线、青康公路214线、国道227线,国道537线、大(水桥)贵(南)公路、青(海湖)贵(德)公路和尕(海滩)过(马营)公路为交通干道,县乡村地方道路为补充,连接黄河两岸5个县36个乡镇的“三横四纵”公路网主骨架已初步形成。西宁至青海湖至茶卡(察汗诺)轨道交通建设已提升日程,共和机场、贵德通用机场已开工建设,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和交通区位优势。存在薄弱环节 线路上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发展须进一步提质扩容,实现资源整合和整体营销,文化旅游和清洁能源、大数据、特色农牧等优势产业之间的融合须找寻新的突破点,发挥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文旅营销渠道建设、营销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应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营销,网络媒体的强大作用。

  

线路策划构建思路 经过工作组实地踩线,与海南州文旅系统广泛交流,工作组对北部环线海南段的策划构建初步达成如下共识: 丰富构建大循环与微循环线路体系。紧紧围绕“一河一湖”文旅资源,特别是突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这一重点,夯实海南州在青甘南部旅游环线、环青海湖旅游线路、沿黄生态体验及民宿度假旅游线路等大循环建设,加快推出州域内、县域内微循环的生态旅游线路体系,如环龙羊峡休闲度假旅游圈、青海湖南岸乡村旅游线(彩虹道)、沿黄河自驾车旅游线等,以线路为基础,积极推动生态、研学、度假、康养、运动、工业等不同主题的线路产品开发,完善配套服务,推动线路向产品转化,构建以生态为主题的多样化线路产品体系。 加快线路景区景点建设。紧抓青海湖国家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景区建设和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推动国家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一是青海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南部分)提质增效,二是加快龙羊峡旅游区、贵德高原养生度假区、宗日文化、赛宗寺等旅游景区等提档升级,三是持续关注和支持老鹰沟,南山观海台、月亮湾、恰恰湾等新兴景区开发建设。 提升线路基础与服务保障能力。以项目为带动,谋划和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完善生态旅游线路配套建设,重点围绕道路沿线标识标牌、旅游厕所、信息服务、安全服务等内容展开,在机场、车站等交通节点、高等级公路沿线、国省道沿线等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旅游标识体系;强化道路沿线旅游厕所、医疗救援、停车及观景服务站点建设。强化应急救援、网络通讯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满足高端旅游服务需求。依托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干线,建设特色旅游服务区。推动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等申报青海省省级自驾车旅游营地,同时补充完善自驾车服务驿站、自驾车服务区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线路产品宣传营销。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为统领,探索将海南州经典线路沿线自然生态、民俗风情、民族宗教、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捆绑打包,形成独立品牌,一体开展宣传推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统一宣传口径、宣传标识,提高宣传实效。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更加注重依托新兴媒体平台,策划出台一批生态旅游线路宣传产品,更多采取短视频的形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使宣传效果更形象更直观。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84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