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日通报,8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9例(云南8例,广东6例,天津3例,上海3例,四川3例,江苏2例,陕西2例,福建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61例(江苏45例,湖南6例,湖北3例,河南2例,云南2例,北京1例,上海1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32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98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5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06例,无死亡病例。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及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部署要求,从严从紧落实,升级管控措施,进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
张家界:即日起境内所有人员不得离张
8月3日,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令(2021年第20号)》,宣布即日起,在张家界境内的居民、游客等所有人员不得离开张家界,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从张家界市委宣传部获悉,张家界已对滞留游客安置做了充足预案。(中国旅游报记者 高慧)
8月3日,随着武汉市经开区沌口街道划定为中风险地区,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迅速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根据8月2日武汉官方通报,该地区出现7例确诊病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即刻反应,出台相关防控措施。
当天,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市A级旅游景区和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和旅游场所严格实行预约、错峰、限流,严格落实“四必”防控措施(“四必”,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大数据行程码必出示);全市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降至景区最大承载量的50%,暂停景区内所有演艺活动;全市博物馆暂停团体预约、人工讲解服务、线下社教及研学活动,暂时关闭内设的多媒体厅、报告厅、互动体验区;全市网吧、KTV、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型文化娱乐场所,切实履行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四必”防控措施。通知要求,各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各文化和旅游单位密切关注疾控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根据属地实际情况,及时研判、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武汉市各大旅游景区此前已主动对外宣布暂停夜间演艺和聚集性活动。武汉欢乐谷8月2日下午宣布,原定8月举行的电音节、明星演出活动暂停。木兰草原景区也于8月2日宣布,取消2021年8月“木兰音乐节”演出。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8月3日宣布,即日起暂停“极地魔术夜”夜场活动等。(程芙蓉)
北京疫情防控从严从紧 京郊多处民宿要求出示行程码
北京疫情管控措施从严从紧,其中明确要求酒店、宾馆、民宿等场所严格执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8月2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怀柔、昌平、平谷等京郊不少民宿疫情防控已开始从严。一些民宿老板表示,除了扫码、测温、健康宝绿码之外,还会要求客人出示行程码。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原计划利用年假跟家人一起到外地旅游,南京等地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李女士第一时间取消了原计划,从出京游转为京郊游。“我从网上查了不少民宿,中高档的民宿周末还挺难订的。”李女士称,她最终选定了怀柔红螺寺景区附近的一家民宿。
据怀柔一民宿老板介绍,他所在的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民宿。这两天,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升级,民宿也加强了防控措施,除了对入住客人进行扫码、测温、查健康宝绿码、行程码,也会在前一位客人退房后对房间进行全面消杀。该民宿老板透露,疫情防控升级之后,一些团队客人取消了原有的入住计划,但也有一些客人是因为取消原本的出京旅行计划改到京郊游玩。“总体来看,目前生意还是可以的。”该民宿老板透露,很多客人会在入住前咨询民宿的消毒等工作。
“我们所有餐具、桌布都是一次性的,14天行程码、测温等都严格执行。我们是商家,比客人更担心出现特殊情况。”昌平一民宿老板表示,目前他家生意受疫情影响不大。
另据平谷区一民宿老板介绍,目前村里的疫情防控很严格,民宿方面也加强了扫码、测温、消杀等,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才开门迎客。
记者随后又咨询了京郊多家民宿,不少民宿老板表示,目前周六日预订仍需提前至少半个月,且入住需持本人身份证、健康宝绿码,一些民宿还要求出示行程码。
8月2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关于暂停旅行社经营跨省团队游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即日起暂停旅行社组织跨省团队旅游,暂停旅行社接待跨省旅游团队,不得接受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及涉疫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报名参加省内游、市内游。未出发的跨省旅游团队要立即取消或更改、延期旅游行程。
根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相关要求,旅行社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压实责任,自《通知》发布起的每天上午11:00前,各旅行社应按要求报送所有返穗以及滞留外地的旅游团队信息,且保证报送的信息准确无误,旅行社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把关,不得错报、漏报、瞒报、迟报。
此外,8月2日晚,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组委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鉴于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升级,为了保障与会人员健康安全,即将于8月5日至7日举行的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暂缓举办,具体举办日期将另行通知,配套活动线上“GITF云上旅游展”将如期举行。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主办方汉诺威米兰展览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上会展有限公司打造数字化智能“云上旅游展”,开展时间将持续2个月。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展商将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参与展出,通过数字化虚拟展馆、实时互动、智能商贸洽谈、全链路参会体验、展会生态服务、行业大数据资讯等平台建设与能力,打造云上会展新业态。
辽宁要求立即暂停中高风险地区一切文化和旅游活动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严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严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牢牢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底线思维,摒弃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压实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不存死角、不留盲区,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场所扩散蔓延。中高风险地区要立即暂停一切文化和旅游活动。低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各类文化和旅游场所疫情防控指南要求,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佩戴口罩、通风消毒、“健康通行码”查验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特别是室内密闭文化和旅游场所要及时提醒入场人员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
《通知》强调,要紧盯重点领域,全面加严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措施。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疫情防控情况,加强风险研判,审慎开展旅游团队组织和接待业务,严禁到中高风险地区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A级旅游景区要从严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管理要求,控制游客接待上限,实行门票预约制度,进景区景点前扫码登记,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和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要合理安排开放时间,落实通风、消杀等措施。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要做好公共用品和设施清洁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审慎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
《通知》还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监管,强化与卫健、疾控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引导和推动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主动接种、及早接种疫苗,特别是从事直接面对游客、观众、消费者等工作的一线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要做到“应接尽接”。
甘肃文化和旅游系统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8月2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主持召开厅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专题研究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
陈卫中表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贯彻落实全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迅速行动、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
一是做好严防严控,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各级文化和旅游场所、文化和旅游企业特别是演艺场所、宾馆酒店、景区景点要严格落实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防控要求,督促游客执行好“一米线”、佩戴口罩等措施;严格落实人流引导和疏导措施,防止人员瞬时聚集;指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加强风险研判,优化产品供给,不得组团前往高中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前往高中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
二是加强预防预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分析文旅防控特点,优化防控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出动、高效处置,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三是强化防控措施,形成疫情防控合力。省文化和旅游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针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尽快研究制定防控举措。要加强监督检查,督导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文化和旅游企业配合地方政府落实防控责任。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与卫健、疾控等部门的协作,确保信息畅通、联防联控,形成合力。
广西旅游协会提醒旅行社暂缓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8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协会向各会员单位及旅游企业就做好疫情防控和团队出行及游览接待发出五点提醒。
一是不组团到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使用“黑车”。旅行社应暂缓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暂缓开展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一旦旅游目的地被列为或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未出发的团队应立即取消或更改行程,已经在中高风险地区的旅游团队,须暂停旅游活动,服从当地政府安排。旅行社必须选择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规模较大的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不得选择私人车辆或黑车,拒绝使用非法营运车辆,避免不安全因素。
二是做好疫情防控及游览参观提醒。各旅游企业应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及时向社会发布本景区(场馆、演艺)对游客参观游览接待的相关规定,按照“限量、预约、错峰”“不预约、不出行”等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扫健康码、行程卡核验、“一米线”、不聚集等防控措施,及时做好场所消毒、通风、清洁工作。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游客,应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执行,若在游览过程中,发生游客疫情情况,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有关指引,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三是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安全、合理规划旅游产品。旅行社组团前,应密切关注始发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形势、天气变化等情况,关注卫健、文旅、应急、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安全提示,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产品,不组织游客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四是加强对游客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游客参团时应选择具有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主动购买意外险,坚决抵制“低价”虚假宣传,谨慎购买在线旅游产品。加强自我防护,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不扎堆、少聚集,尚未接种疫苗的群众尽早前往接种点接种疫苗。疑似症状早就医。出行前或旅途中需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有发热、干咳、味觉嗅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尽快就近就医。倡导“分餐、公勺、公筷”等公共用餐行为,杜绝餐饮浪费。引导游客减少长途旅游活动,非必要不出桂。
五是丰富“广西人游广西”旅游产品,吸引区内游客就近旅游。各旅游企业要加大开发“广西人游广西”的旅游产品,推出丰富多彩的区内游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出行旅游的需求,避免减少游客区外旅行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