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聚力“特色、高端、精品”的发展定位,全力实施九大工程,全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凝聚社会共识,
彰显文旅促“三交”主力军作用
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心工程,创新推出“颂党恩 颂核心 颂人民”艺术党课,以艺术讲党课,以音乐传信念,线上线下年均超10万人次接受艺术党课教育。常态化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大赛、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打造拉萨文成公主实景剧景区、拉萨市林周农场景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景区,以文化为纽带串联各民族情感共鸣,每一处山水都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课堂,每一次文旅体验都化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深入实施文化传播交融工程,突出“感悟西藏·爱我中华”主题,邀请国际国内旅行商赴藏考察洽谈,与北京、天津等17个省(区、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5省(区、市)就深化旅游合作达成“五点共识”。打造“一眼西藏·一生不忘”网络话题,全网传播量超30亿次的高水准宣传推广,让西藏文化和旅游品牌成色更足、引流更足、转化更足。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培育高原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深入实施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培育工程,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自治区“九大产业”之首,出台《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西藏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西藏自治区刺激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财政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等系列强有力、多维度、全链条的支持政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梁八柱”初步形成。实施文化进景区“格桑花”绽放行动,提升AAA级及以上景区非遗、文艺演出、文创产品覆盖率。连续七年实施“冬游西藏”文旅促销活动,有效破解了西藏旅游“半年经济”瓶颈,全区旅游人次、总花费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深入实施数字文化旅游工程,创新推动重大支撑性项目,开辟“文化西藏”专栏,做大做优“文化西藏”新媒体传播矩阵,有序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实施“创作演出推广”一体化,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新创改编提升《天边格桑花》《老西藏》《八廓街北院》等一批反映时代发展、民族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特别是,202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雪域欢歌》、彩车展示和群众游行活动,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中央代表团的高度赞誉。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
构建生态文明旅游发展新范式
深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创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健全,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6项、117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名单,620项、623人列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先后命名5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个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9个非遗项目传习基地,8个非遗特色县乡村,19个非遗旅游景区(点),16个项目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民间藏戏队已发展到153支,非遗工坊238家,稳步推进文物、非遗和旅游资源普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方面作用进一步显现。创作推出《绿色哈达》《十万柳》《植此青绿》《高原上的精灵》等20余个生态环保题材文艺作品,开展“美丽公约·擦亮天路”文明旅游公益活动,举办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生态文旅圆桌会议。加强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的生态环境监管,引导重点景区和星级饭店及广大游客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夯实基层文化阵地,
打造新时代国门文化标杆
深入实施基层文化阵地建强工程,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总分馆建设,在大昭寺、楚布寺等17家重点寺庙设立“图书分馆、非遗分馆、古籍馆和文物陈列馆”,推动100个村级群众性文化示范阵地建设任务提档升级,实现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特别是西藏大剧院的正式启用,成为西藏自治区公共文化新地标。完成68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3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成功打造7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连续5年实施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工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成效凸显。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挥全区十万红色文艺轻骑兵优势,按照“月月有演出、季季有经典”的原则,创新推出“格桑花”演出季,成功举办两届西藏文化艺术节、首届西藏“衣脉相承”服饰文化周、“西藏味道”美食体验周等,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区各级公共服务机构和文艺团体年均开展“我们的节日”“四季村晚”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超10万场次,惠及群众超1800万人次,西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深入实施文化安全工程,创新实施联合监管,健全文化和旅游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印发《整治全区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工作方案》,召开专题推进会,持续加大全区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整治力度,筑牢文化安全防线和底线,切实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文旅市场环境。